查看完整版本: 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講弱肉強食的誤導(忽悠)...無常...第一名的迷思...自由平等
頁: [1] 2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15 10:57 PM

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講弱肉強食的誤導(忽悠)...無常...第一名的迷思...自由平等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3-25 11:09 PM 編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無私,不會偏愛,把萬物當作草和狗,任其自生自養。(天地無私,不會偏愛,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般,在(大功告成後)成就妙化萬物的大功後就放任萬物自生自滅(意及自生自養)。
聖人同樣無私,不會偏愛,也把百姓當芻狗般對待,在建立好大道的制度後,就任由百姓去自謀生路。)

天地之間,不以毀滅為目的,不以殘酷為主流,平和、穩定、平衡存於其中守護萬物,往往毀滅與殘酷背後是新生、希望、永續。
大自然裡的平衡、適者生存,少有人提,不可否認外在的干擾猖獗。適者-適應力-智慧力量源於智慧的延伸,追求力量捨棄智慧,為捨本逐末,終將被力量所帶來的慾望奴役。
人們自原始慢慢地降低了大自然(世界)中的殘酷,是為了甚麼?而人們所建立起的文明內及之間,爭鬥殘酷不休,致使如今無國界之世中,先進國家之樂取自弱後國家之苦,力強者之樂取自力弱者之苦,世上已剩罪人、奴隸、?,又是為了甚麼?
渾水之勢已定,不知取(吃)魚者為誰...
當人們因天賦而有了力量後,漸漸的以自私、自我、自大的心態來看世界,偏頗的看待其中的剝奪,忽視其中的給予,更看不清萬物間相生相剋裡的犧牲與奉獻,而不知何謂尊重生命,也看輕了生命的重量,日復一日,然後建立起了層層剝削的體系,並以自己之下的為牲畜,還能自詡英明仁慈,權力財富的多寡,已與個體所能帶來的實際貢獻沒甚麼正相關甚至...,用不到的數字以及虛榮、虛名,迷惑及分裂人心,德不配位比比皆是,致使惡意不斷氾濫,當華麗的包裝再也無法靠天性的那份善,來壓制內部的惡意及外部的刺激時,戰爭、滅絕、煉獄各有可能,自詡為神並高高在上的人們,亟私不無私、想愛卻無愛、想得焉可得。
曹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魏王說出了梟雄們的心聲,也道出了凡人們處於生存的壓迫時所會做出的選擇。到了如今,人生為什麼苦,還是那句,為了吃飯...。
如今舉目皆凡人,皆平凡而不特別。(自然包括鏡子裡的...)
破心中賊易,破世中賊難。(孟母三遷)
層層剝削的體系(例:古今經濟、封建...)
導致文明內及之間,主要以惡性競爭的方式來獲取力量,以致於人人自危,因為沒人想當層層剝削的最下層,隨之而來的力量(情感、厚黑、欺騙、語言文字、地位、名聲、武力、科學...)濫用,更加劇了惡意的氾濫,並且以怨報怨、以怨報德橫行,於是從古至今有了此句,「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的現象。然後導致以下情況。古時,民如韭,割可複生,官如梁,損之必傾。近代,民與官如韭,割可複生,資本家如梁,損之必傾。
手段的不純潔,必然導致結果、目的的不純潔。(甘地)聖經:「...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唯獨壞樹結壞果子。...」
夜神總一郎:「能夠殺死別人的力量,擁有那種力量的人是不幸的,無論他使用的是何種方法,建立在殺人之上的幸福不可能是真正的幸福。」
牠是妖刀,牠告訴人,用牠可以來宰割別人而獲取名利,還能避免面見血腥,並且可以越發強大。不來拿,別人會拿喔,即使阻止了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哈哈哈。
而其產生的後果會是如何呢?或許可以從中國古代社會的(中層至中上)中下層及以下人們的狀況,和如今及近代國際社會(中層至中上)中下層及以下人們的狀況來做思考...,您還在做模特嗎?(李榮浩 - 模特)
聖經:「...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
有時如果我們肯反省,我們就會觸及分裂。
所以,為了避免分裂(矛盾),有時會忘了自己所說、所做,或者找個藉口不去深思,卻是自欺欺人...。(李敖)
禍福自取未可知,只盼蒼生苦得止。
忘恩而負義,多行反自斃。亟私不無私,天性盡分撕。(薛之謙 - 醜八怪)(Bo Burnham - 悲傷之歌 Sad)想愛卻無愛,癡狂掠而來。想得焉可得,貪多終誤得。有捨才有得,該如何選擇。自律為根本,如何做為仁。男女兩心同,情愛為過程。大愛後同塵,返璞而歸真。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生命有著不可預測性,而它或可使生命精采。為了生存、守護、幸福,人需要力量與智慧,但是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只能從無常中來省思。
恐懼知危矣,悲傷曉珍惜。
無常發生時,或許正是人生需要轉變的時刻,它來引我們越過生命的山頭。無常或許是提昇智慧的契機,讓我們認知自我理性之不足。「山窮水盡疑無路」,通常是碰到自我之極限,當我執放下後,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因世事難料,所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但人無所謂天下無敵,因神兵利器、銅牆鐵壁也有空隙。(張智堯 香帥傳奇)而人也無須成為此,正因為人有著豐富的情感,才有可能進步,並得以降低為生存而帶來的殘酷,人們因愛而團結,然後力量大,愛能帶來智慧,然後管束力量,情感是為了成就愛,深愛、真愛、大愛,而非破壞愛,愈大的力量,牽動的也越多,所以能力愈大,責任愈大,需要的智慧也愈大,所謂德要配位即是如此。
神兵利器、銅牆鐵壁是冰冷肅殺的,人如何為之?又為何為之?個體的力量終究有限...。兩個人共嘗一個痛苦只有半個痛苦,兩個人共享一個歡樂卻各有兩個歡樂。
人生如有美滿,無非就是心的平安喜樂,人與人的互相友愛。天下無敵,是一條孤獨的路,需要拋下太多的人事物,愈往下走,當人回望時,會發現來時的路上漸漸空蕩,有的只是自欺欺人的脆弱假象,以及用退化出的利爪奪取來的所有物,或許在之後看到狹窄且寸草不生的峰頂,前方一無所有。最後發現得到的,遠不如失去的,能夠安慰的只有下一個自己以及更多的自己。
簡單講,就是看自身要做部分天性的奴隸,或是做一個調適自身天性者,再進一步掌控。
甘地:「如果我們能發展意志力,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再需要武裝力量了。」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自由與平等是有前提的,公正而光明才是根本,就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樣,在有了共識(利於每個人或者對於個人沒危害...如果有犧牲處則需合理補償)後,才會有自由可存在的部分,而法律也基於此產生,所以法律之前才能人人平等。道德之所以不在法律中是因「得饒人處且饒人」,法律可說是底線,初衷是希望人們從犯小錯中成長(惡意可能帶有經驗的效果,但絕非養分,善意才是使人茁壯成長的養分,就比如中藥,有些草藥單獨吃了有害,但卻可入藥,而藥的目的是善,是用來治病的,即是如此),其中是尊重、同理、溫柔,並非是希望人們自以為的成長而過於自我然後踐踏底線。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善良不等同妥協,缺乏標準的善良,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別人。善良、仁慈是一份天性、一種智慧、一個選擇、信心、遠見、文化、快活、精神力量。
人與別的動物相比,最珍貴的所在,就在於我們能選擇善的道路,並持續前行,而不必深陷於生存與殘酷的循環,相反在善的循環裡,我們自然而然的敬老尊賢,活在感恩與愛裡,內在豐盛。
真理大家都知,真實的團結,力量才會最大,並且每個個體都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增長的虛假平均值。尊重、同理、包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公正,才不至於留於表面,且能使得文明永續、平和,進步的同時,卻不醜惡、殘酷,反而有血性。
如果愛美是人的天性,而科技也始終都來自人性,那麼就有智慧的去發展美的一面。能活在世上並有過發自內心露出幸福微笑的人啊,誰不是因直接或間接的善意所致呢?所謂的人性本惡之說,既偏激且邪惡也自我,更是否定自我的存在價值,因為我們都希望因愛而生,且因愛而存。
我小時候曾聽過一句話,要避免重複踢同一塊石頭(意指犯相同錯誤)...。
後來我慢慢發現常常有人踢同一塊石頭,甚至是不自知,猶如魁儡模特...。
而這塊石頭不只傷了自身,也傷了別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妖邪互誇好,人魔自悽楚。古今何相似,興亡百姓苦。(張養浩 - 山坡羊)原始因互助,渡過殘酷路。而今相屠戮,共鋪煉獄途。已倒聖賢樹,華夏之恥辱。

感謝您的閱讀,如有批評建議,還請您分享指教,互相印證所學所思,感恩。(建議與另一篇互相參考)...<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9-1-16 12:09 AM

真善美的世界
只會存在於機器人世界裡
人是一種極不完美的生命體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16 01:01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3-25 11:30 AM 編輯

仔細一想,從小到大,人的一生都在改變,而有時改變需要先行者,例如家裡窮,有人願意改變...,至於所謂真善美的社會與完美,我覺得是兩回事,在其中的無常...生老病死...從小錯中改變成長...養成所需的時間精力...改變通常難免初期的不舒服...有得有失...,我認為完美是虛假的概念,自欺欺人的,其中可能是自撕、自私、自我、自大、常戚戚...。
真善美並不完美,只是我們都希望親人朋友都能如此對待自己,應該沒有人在嬰兒時被虐待可以笑哈哈的吧,反而以真善美對待嬰兒應當頗常見,然而隨時間往後,卻慢慢減少...只是關係需互相...所以看清真相且追根究柢很重要,每個人都可以是改變的先行者,端看自己在能選擇時是如何選擇,而只有不自滿才有空間來傾聽以及改變。
至於機器人是誰發明的,能如此厲害,就不知道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孟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董其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笛卡兒:懷疑是智慧的源頭。人云亦云,亦無我。
窮者,窮其心自省,而省無用,殊不知其心本窮,故而無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有時如果我們肯反省,我們就會觸及分裂。
所以,為了避免分裂(矛盾),有時會忘了自己所說、所做,或者找個藉口不去深思。(李敖)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inaZRdl 發表於 2019-1-16 04:10 PM

你不是神,就別提公正
一個人所謂的公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知道他所知道的知識才會覺得公正。別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就會覺得那不公正。只有全知者才懂得絕對的公正,而人類不是全知,以人類片面的知識會覺得這個絕對的公正也不公正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16 04:49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1-20 12:52 AM 編輯

NinaZRdl 發表於 2019-1-16 04:10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不是神,就別提公正
一個人所謂的公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知道他所知道的知識才會覺得公正。別人知道他 ...

有共識才有所謂公正,既是共識就不是單指一個人的立場,人與人的相處是需要互相才有幸福快樂寧靜,所以仁的字義才有著兩個人相親相愛的意思,因為初生的無知,所以才要學習,也因此共識並非一成不變的,也無須各個計較絕對與否,其中是謙卑、同理、寬容。

如果宗教源於神,神也愛世人並勸人向善,那麼其智慧理當能包含人與人的相互友愛、尊重、包容。

甘地:一個人不可去懲罰他自己的信念戓觀點認為有錯誤的行為。一個人今天認為錯誤的事,明天可能被他看做毫無害處。因此錯誤行為必須是指社會公認的錯誤行為。…如果受責備的人並不是有意識地犯錯誤,也不可加以懲罰。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19 08:55 PM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9-1-16 12:09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善美的世界
只會存在於機器人世界裡
人是一種極不完美的生命體

抱歉,我忘記按您回文下方的回覆來回文...今天才注意到...哈
您如有打算回覆,回文在上方喔(3樓)

chevylin0802 發表於 2019-1-21 11:20 AM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19 08:55 PM
抱歉,我忘記按您回文下方的回覆來回文...今天才注意到...哈
您如有打算回覆,回文在上方喔(3樓) ...

本不想繼續多說了
共識是不可能存在於這世間的
更不用提及其他

richard0938 發表於 2019-1-21 10:02 PM

芻狗兩個字不是草跟狗
而是祭祀用的草狗
其引申的意思就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犧牲品
所以天地不仁.......等兩句
其原意是當天地不再仁慈
所有生活在天地當中的萬物都可以被拿來犧牲
當位高權重的聖人不再仁慈
同樣會拿他的百姓犧牲來交換他所要達成的目的
舉例來說
當初日本軍國主義主張侵略中國時
日本那些沒有反抗政府政策的平凡百姓就扮演了芻狗的角色
因為他們的沉默堅接鼓舞了政府的侵略行為
所以最後當戰爭開始報復到他們身上時他們想逃也逃不了了
這就是為何: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的最佳寫照...<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22 12:14 A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1-22 03:32 PM 編輯

richard0938 發表於 2019-1-21 10:02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芻狗兩個字不是草跟狗
而是祭祀用的草狗
其引申的意思就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犧牲品

感謝您的分享,讓我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個的解釋 :
芻狗,古代祭祀用草扎的狗,人們在祭祀之前很重視並且愛護它,但祭祀以後就被丟棄了,人們就不再關注芻狗的命運了。換言之,人們對芻狗只是使用而已,並沒有什麼愛憎。
「以萬物為芻狗」,意為把世間萬物當做草扎的狗一樣,並不是指萬物低賤,而是指天地對萬物沒有愛憎,即「天道無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指的是天地對世間萬物平等視之,萬物依照天地之間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需要任何凌駕於自然規律之上的「主宰者」去命令和安排,由是天地之間生生不息。

還有另一個解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真是一點都不仁慈啊(天地無私,不會偏愛)!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般,在(大功告成後)成就妙化萬物的大功後就放任萬物自生自滅(意及自生自養)。(功成身退天之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同樣一點都不仁慈,也把百姓當芻狗般對待,在建立好大道的制度後,就任由百姓去自謀生路。
這大概就是所謂,經典是用來理解的(用來生命體驗),不是用來翻譯的(做文字解),每個人的理解可能不盡相同。(個人較認同第二個解釋)
至於芻本身是可以解釋為草的。

不過您提出的解釋,我認為不像老子的style,且此二句為道德經第五章裡的上文,其後仍有接續,所以還得思索是否能夠延續之後的部分。
後續如下,附解釋,取自 道德經白話解 - 絕學無憂(日誌)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第三句)天地間,道的作用就像是冶鐵時用的風箱一般!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第四句)其中空虛卻不曾屈撓,運作的越快萬事萬物就產出越多。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五句)說多了反而把道給說僵了,還不如用心去感悟常道,並遵循常道而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25 03:04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1-25 03:05 PM 編輯

宇智波鼬:只要是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識與認知並且被之束縛生活著的,那就叫做現實。
但是知識與認知是模糊不清的東西,現實也許只是鏡花水月,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執念中的。
(我認為在其中忽視了天性及人所共有的愛…,至於知識與認知多為後天學習且廣泛,所以人須不自滿而保留空間,以及從先天的共有處來延伸,來達成共識並創造共同之處,才得以相互尊重、同理、包容,有了和平。)
宇智波鼬為了村子,為了和平以及他對弟弟的愛,做出了選擇…。
(從其中,我覺得他認為,他先是村子的一份子,才是家族之人…)
就似甘地所言: 「我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印度人。」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724194 發表於 2019-1-27 09:04 PM

假設物競天擇是天道、規則
那對所有的物種的公平,就是一視同仁,沒有例外、沒有同情。
只有競爭失敗者、利益失去者、欲望不得者.....,才會有不仁、無情...的情緒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1-29 09:05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1-29 09:05 PM 編輯

坂田銀時:「只懂得砍人的傢伙只不過是個無視別人痛苦的混帳,到頭來你什麼都看不見!」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2-1 07:10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2-1 07:10 PM 編輯

葛聶:「要想成為強者,就不要迴避心理的恐懼!」
「強者挑戰更強者、自己,弱者欺壓更弱者、自己」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2-8 07:50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3-25 11:12 PM 編輯

絲襪(網路短文)
在公車上,一位先生看到鄰座的女士腿上穿著非常好看的絲襪,羨慕地問道:「真對不起,請問你穿的絲襪是什麼牌子?我想買一雙給我妻子,好讓她也有這麼美的腿。」
那女士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後說:「我勸你還是不要買吧!」
先生問:「那是為什麼呢?」
女士回答說:「穿上這種絲襪後,就常會有些男人找藉口和你妻子搭訕了。」

延伸:以此來說,男人的想要,可能帶有比較的意味,非出於愛,而是自私而自大,其實幸福與否,大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的明星婚姻光鮮亮麗,但其內涵究竟如何呢?女人是豪車炫耀嗎?並且的確可能引來比較、紛爭、危險...;出於愛,可以有,但或許只在兩人相處時,而女為知己者容,相信女方也願意...。從另一個觀點看,古時有權之人,以量取樂為主,帝王後宮佳麗三千為最;近代,以質取樂為主,例如常見的女星婚姻,或潛規則女星(韓國已在檯面上)...,另一方面「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三者的介入,不乏此中原因,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參考)道德經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翻譯 : 想要也是相較出來的虛妄,沒有會引起"想要"的東西,民心就不會亂。(附註:想要不是不好、不對,看情況...)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onyFreak622 發表於 2019-3-1 07:09 PM

本帖最後由 TonyFreak622 於 2019-3-2 12:56 AM 編輯

很多愛像斷線紙鳶,結局悲...,徒留手中線。
很多恨像是一個圈,冤冤相報...,無了結。
很多情入苦難回綿...,很多仇心藏卻無言...,盡化刀劍隱風雪。
只為了完成幾個怨願、懼願,還將付出幾多鮮血。
正心之言,自欺欺人的謊言。
金戈鐵馬,替誰爭天下。
一將成...萬骨枯...,多少白髮送走黑髮。
有誰愛恨情仇演活,心上牽掛無暇抖落。
雙眼緊閉,人該往何處去。
天下暴雨不歇,我們都站在雨裡。
穿過刀光劍影之後,誰還能是那個誰。
只能獨自把受傷的心對著明月說。
天涯的盡頭已沒有一處安靜的角落。
讓浪跡的人在走累的時候歇一歇、躲一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