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媽祖的傳說
頁: [1]

tmrbg1225 發表於 2019-12-22 02:23 AM

媽祖的傳說

(一)千里眼與順風耳

據說千里眼與順風耳倆兄弟乃商朝紂王手下部將,兄名為高明,能見到千里以外的事物,弟名為高覺,能聽見千里之外的聲音,武王伐紂時兄弟二人皆戰死,死後魂魄駐留桃花山成為精怪,為害世人。一日媽祖路過桃花山,倆兄弟出現阻擋媽祖去路並且強逼媽祖與之成親,於是媽祖與二人展開決鬥,最後千里眼與順風耳敗戰,被媽祖收服成為駕前部將。由此可知,媽祖因法力高於千里眼、順風耳,而能收服其為部將,此一意義在於凸顯媽祖的神威,賦與其更高的神力;且兩位部將各具有超人的「眼力」與「耳力」,得以協助媽祖救助眾生。

根據《天妃顯聖錄》之說,千里眼、順風耳原為西北方金精、水精。金精具有火眼,能見千里之外的事物,水精則聽力靈敏,能聽見千里之外的聲音,二位精怪經常出沒西北為害民眾,後來經媽祖出面收服二人,乃成為其部將 。由於二人均屬精怪,因此千里眼、順風耳造型凶惡,且後腦勺都繫有黃色高錢,表示其原來身分,乃是精怪所化。

明代小說余象斗著《南遊記》中也有千里眼和順風耳,且謂二人是師曠與離婁,蓋師曠乃春秋時期晉國樂師,雙目失明卻精於聽力,故被附會為順風耳;離婁則為黃帝時代能在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故被附會為千里眼 。在《封神演義》第九十回中高明、高覺則變成神荼、鬱壘 。

(二)大道公與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泉州同安一在興化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

其實農曆三月正值梅雨季節,颳風、下雨乃自然現象,然而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此一傳說係將大道公與媽祖婆從人世間的愛情糾葛,轉至神界的法力交戰,而兩位神祇呼風喚雨的能力,更是海洋文化的表徵。

(三)天后與媽祖婆的差異

臺灣民間均俗稱媽祖、婆仔、聖母,沒有稱天妃、天后者,傳聞在危急之時呼請媽祖聖名,媽祖聞聲必立即來助,若呼天后,則將盛妝打扮在衣冠整齊之後才來援救,為避免耽誤時機,信徒有求於神,必稱媽祖,不冠職稱。此說在清代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五亦有所載:「倘遇風浪危急,呼媽祖,則神披髮而來,其效立應;若呼天妃,則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時刻。媽祖云者,?閩人在母家之稱也」 。

無論官方封號為何,民間多稱媽祖,未冠以封號,媽祖之稱謂,乃媽媽、祖母之謂,也是將人神關係轉化成倫理親屬之關係。根據黃美英的研究指出,女神的性別特質,顯現女性在社會上的母親角色,且女神被賦與類似母親的調停者角色 ,而母親更是照顧者的化身。因此,民間稱呼媽祖自然比天妃、天后更為親切。

(四)姓林的媽祖顧子孫

媽祖姓林,因此林姓族人多稱呼媽祖為「姑婆祖」,意在拉籠彼此關係以別親疏,例如「臺灣中部二十四莊林祖姑天上聖母會」,便有別於一般的媽祖之稱;而宜蘭俗諺:「姓林的媽祖顧子孫」,意謂媽祖比較照顧林姓信徒,乃因屬本家之故,如逢危急之時,媽祖將會優先援救林姓子孫。此一傳說則可加強宗族力量的凝聚。

除了四項普遍流傳的傳說故事之外,各地媽祖也有不同傳說,如北港媽祖掛半路香、大甲媽祖與北港媽祖換錯神像、臺中南屯媽祖是西屯廖家女兒、宜蘭昭應宮廟門改向出進士、北港媽祖講無情大火燒拜亭、彰化南瑤宮有鼓無鏡的傳說,還有各地媽祖廟普遍都流傳關於風水地理之說。

二、臺灣媽祖的神蹟

(一)媽祖共同的業績

神蹟就是神明的業績,神明必須創造神蹟才會得到信徒景仰,神明藉由神蹟拓展信眾群,而信徒也經由神蹟使信仰更為堅定。臺灣媽祖的神蹟非常多,其中較廣為人知的神蹟,在明鄭時期有媽祖協助鄭軍登陸鹿耳門的神蹟;施琅將軍攻臺時又有湧泉濟師、助戰破敵、預告捷期、海島湧淡水等神蹟,之後也有助官兵平亂、剿海盜等神蹟。對一般信徒而言,媽祖是否協助官兵其實並不重要,媽祖在危急之際救苦救難才是民眾所津津樂道的,而媽祖在臺灣流傳最廣的神蹟,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媽祖接炸彈的故事。

1.媽祖接炸彈

媽祖接美軍炸彈的故事在臺灣廣泛流傳,至於接炸彈的方式則有將炸彈撥到外海,以及接住炸彈不使爆炸兩種說法。

其一,據說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轟炸臺灣各城鎮,某日一架美軍轟炸機正執行任務,當飛機飛抵臺灣上空,飛行員竟然見到一位女子佇立在雲端,以裙襬將轟炸機所投擲炸彈撥開,於是炸彈落在外海,沒有造成傷害,事後美軍飛行員提起此事,民眾才知道是媽祖昇空攔截炸彈,拯救民眾性命。此外媽祖廟宣稱,廟中媽祖神像外袍焦黑,就是媽祖接炸彈所造成。這個故事普遍流傳於臺灣各地媽祖廟,從安平、北港、彰化,到關渡、基隆、宜蘭都有此一傳說。

其二,傳說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轟炸臺灣,媽祖顯靈接住炸彈,使炸彈沒有引爆,拯救民眾生命。此一傳說亦是全島各地媽祖廟均有傳聞,其中彰化埤頭合興宮廟內還展示未爆彈,以宣揚媽祖神蹟。

假如此說屬實,則政府便不必採購防禦飛彈,祇要在各地多建媽祖廟,如中國再以飛彈攻臺,就請媽祖昇空攔截即可,不必再向外國採購武器。媽祖昇空接炸彈當然祇是神話,且投擲炸彈時有未爆彈也不足為奇,而民眾深信媽祖化解危機,乃是對戰爭的恐懼,假藉媽祖接炸彈的神話,撫慰心靈克服恐懼。

2.媽祖分開溪水讓香客穿越

通霄白沙屯媽祖和彰化南瑤宮媽祖,都有媽祖顯靈分開濁水溪之溪水,讓進香客安全通過的傳說。

據說在某一年進香團往北港進香,當時西螺大橋尚未興建,進香團返回途中須渡越濁水溪,適逢大雨不停溪水暴漲,進香團無法渡過,此時濁水溪忽然從中分為兩半,讓進香團順利穿越,待進香隊伍通過之後,才又恢復合流。

此項神蹟與基督教摩西率領猶太人渡越紅海的神話如出一轍,可見神蹟故事四海皆然。

3.兒童死而復活的神蹟

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南瑤宮、新港奉天宮都有媽祖顯靈讓兒童死而復活的神蹟。傳說大意是:有一女性香客揹著兒子(或曰孫子)一同前往,在進香途中其子(或孫)因中暑突然暴斃,女香客不得已祇得暫時將其屍體放置在廟後草寮中(或曰樹林下),待進香返回時再做處理。不料回程時竟遍尋不到其屍首,女香客無可奈何祇得趕回家中,待其返抵家門,竟見其兒(或孫)正在門口遊玩。詢問其經過,孩童說是有一位阿姨帶他回家,乃知是媽祖顯靈讓小孩死而復活。眾所皆知,人死當然不能復生,此一神蹟乃表示媽祖之神通廣大,能使死者復活。

4.媽祖援救中部大地震

昭和十年(一九三五)中部大地震是臺灣史上最嚴重的震災,僅后里一地死亡達一○○二人,臺中海線地區房屋全毀、半倒無數,唯獨大甲地區受損較輕微,傳說乃大甲媽祖阻擋地震之故;彰化南瑤宮則盛傳凡隨南瑤宮媽祖前往笨港進香者,其家屬均倖免於難;白沙屯慈雲宮媽祖則是顯靈叫廟埕前的戲班離開,拯救演員的性命。

(二)各地媽祖的神蹟

除以上共同神蹟之外,各地媽祖也各有不同神蹟,以下僅摘錄臺灣著名廟宇關於媽祖之重要神蹟。

1.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流傳媽祖接炸彈、兒童死而復活、助王得祿平定海盜、搏筊主戰平戴潮春事變、祈雨救旱災等神蹟,其中以孝子釘與湄洲謁祖避海難的故事最為神奇。

.孝子釘的故事
朝天宮後殿右階上有一支孝子釘,傳說有一蕭姓孝子隨母親渡海來臺尋找生父,不料船隻在海上遇難,母子雙雙落海彼此失去音訊。蕭姓孝子遍尋不著母親,乃至朝天宮祈求媽祖指示,曰若能尋得母親下落則鐵釘能釘入石階,禱畢果然將鐵釘釘入石階中。不久孝子探知母親亦被救起,正在某人家幫傭,母子終於相會,其父聞訊亦前來相認,全家終能團圓共享天倫。

.媽祖選搭舊船避過颱風
某年北港媽祖回湄洲謁祖,啟航前搏筊請示媽祖欲搭乘之船隻,媽祖示意不搭新船而選擇舊船,信徒不解但謹遵神意。在回程時進香團遭遇颱風,新船之船速較快均遭翻覆,唯媽祖所乘之舊船因速度緩慢未受波及。待其返航,見船底被巨浪衝破一洞,適有一袋米填塞洞口,因此海水未滲入,使船隻免於沉沒 。

2.鹿耳門媽祖的神蹟

.引潮水助鄭軍登陸
鹿耳門媽祖在鄭成功驅逐荷蘭時即有助軍登陸之神蹟。傳說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鄭成功船隊抵鹿耳門港外,因水淺無法登陸,鄭氏親設神案於船頭,禱告天地謂其志在反清復明,故冒險渡海,祈求神靈庇佑助潮水,以利行舟。禱畢果見潮水大漲,乃揮軍直入熱蘭遮城,鄭軍由鹿耳門登陸時,發現當地建有媽祖廟,方知媽祖庇助漲潮水以利鄭軍登岸。此乃媽祖神助鄭成功驅逐荷蘭的神蹟。

.顯靈預告水災
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七月,媽祖顯靈告知乩童,某月某日大水將來襲,須以靈符綁於竹竿,豎在宮前,始能倖免於難。事後水災果至,因乩童臨暴風雨於情急之時,丟下竹竿令符,大呼搶救宮內神像,導致媽祖宮為洪水所毀壞,沉沒水中,也使得鹿耳門媽祖無宮可歸 。後來媽祖神像暫時寄奉在臺南海安宮,並在水仙宮寄普 。

3.安平媽祖神蹟

鄭成功驅逐荷蘭之後,在安平地區建天妃廟,成為明鄭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媽祖廟,臺南諺語:「安平迎媽祖,臺南伏地虎」、「安平迎媽祖──什麼旗(奇)都有」之說,可見當時安平媽祖廟會之盛況。關於安平媽祖的神蹟,主要有三媽搏磁筊、媽祖巡視海岸、臺灣割日媽祖落淚等神蹟。

.三媽搏筊示意駐留安平
傳說鄭成功攻臺之時,曾自湄洲祖廟奉請三尊媽祖同行,明亡後湄洲祖廟要求奉還,安平信徒不從乃引發爭議。後來雙方協議以搏筊方式徵詢神意,且安平廟方刻意刁難,要求以磁筊各搏一百個聖筊才算數。當時大媽、二媽各連續獲得一百個聖筊,而三媽亦連續得到九十九個聖筊,在搏第一百個筊時,一只磁筊自地面彈起插入中樑並懸掛其上,最後湄洲廟方感於安平信徒之至誠,乃將大媽、二媽請回湄洲,而讓三媽駐留在安平天妃廟奉祀。

.安平媽祖巡視海岸
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海軍封鎖臺灣,法艦經常在安平沿海巡弋,引起民心不安,當時每當黃昏時,常見媽祖騎馬在海邊奔馳,保護安平百姓,事後安平幸未受攻擊,民眾都以為此乃媽祖庇佑之功。此為安平媽祖巡海岸的故事。
.臺灣割讓,媽祖落淚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安平信徒忽見媽祖神像落淚;一九三八年中日戰爭之時,日人在安平徵調軍伕前往中國,當時又見媽祖落淚,且淚痕至今猶存。嗣後整修時雖設法擦拭,卻拂之不去 。

4.彰化南瑤宮媽祖

彰化市媽祖廟有內媽祖與外媽祖之分,是以彰化城內外作為區分,南瑤宮為外媽祖,天后宮則為內媽祖。在日治時期之前,南瑤宮往笨港進香是全臺規模最盛大的進香活動,目前南瑤宮仍保有龐大的媽祖會,會員組織稱為「會媽會」,今年(二○○二)十月甫舉行「歲次壬午年南瑤宮天上聖母開基三媽暨十尊會媽恭祝聖母飛昇一○一五年紀念祈安遶境」,進行為期兩天一夜,暌違已久的全市遶境活動。而南瑤宮的媽祖神蹟有新大媽過爐與透過乩童開藥事蹟 、老二媽過濁水溪時溪水自然分開、在基隆港接炸彈、救震災、助官兵平亂、兒童死而復活、盟軍轟炸彰化媽祖顯靈庇護信徒、啞吧乩童開口說話……等神蹟。其中較特殊的神蹟有:

.陶製茶盤搏筊
根據《彰化南瑤宮志》記載:日治時期市尹佐藤不信媽祖,一年欲搏筊請示赴笨港進香日期,故意以陶製茶盤作為筶筊,藉以試探媽祖神力,結果搏筊後茶盤完好如初,佐藤驚嚇之餘深信媽祖之靈驗。

.顯靈提前啟駕渡越濁水溪
一九六二年聖四媽於進香回程駐駕斗南,突然附身乩童示意進香團要提前啟駕,眾信徒遵照神意提早一個時辰出發。當進香團平安涉水渡越濁水溪,天空立刻烏雲密佈雷雨交加,溪水暴漲流速湍急,信徒以為乃媽祖靈驗,示意提前出發方能安然渡溪。

.西螺湧泉供進香團飲用、洗滌
往昔每年往笨港進香都會路經西螺在此地喝水休息,但西螺地區水源有限,一時上萬名進香客湧進西螺,水源經常供不應求,媽祖為體恤信徒之勞累,乃顯神威在境內各處,自地下湧出清泉,供香客飲用、洗滌,以消解旅途勞頓 。

5.鹿港媽祖

鹿港重要的媽祖廟有三座,最早的媽祖廟是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興化人所建的興安宮;乾隆年間由施世榜捐地遷建的天后宮(舊祖宮),以及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平定林爽文之變後,由官方所建的新祖宮。

.媽祖顯靈助福康安登陸、剿匪
鹿港敕建天后宮(新祖宮)福康安之碑記內容為: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林爽文事變,福康安奉命平亂,次年十月登陸鹿港,繼而軍需糧草均順利運達;當時嘉義一帶匪徒猖獗,突聞軍艦如期集結知有神助,官兵軍威大振所向披靡,不久即擒匪燬巢收復全臺。此乃天后神威顯著護國庇民之功,於是在鹿港建廟奉祀 。

《臺灣省通志》引據日臺灣總督府社寺臺帳,鹿港舊媽祖宮之靈驗謂:「福康安率大軍從鹿港上陸,至港口突然起大風,波浪高而舟將傾覆;將軍譁然作色,於是虔禱聖母,果得庇佑風歇而登陸」 。

.媽祖顯聖逼退戴潮春
同治年間戴潮春之亂,攻陷彰化城,次月打到鹿港,鹿港原為商港並無城廓守軍,民眾聞賊兵到達均惶恐不知所措。然而第二天賊兵不戰而退,有人問其退兵理由,賊將謂見有身著白袍騎白馬之軍隊,由一女將率領直殺而來,賊兵以為官兵來援,因此將軍隊撤回,事後乃知聖母顯靈,從此不再侵擾鹿港。

.瓶中水不竭
戴潮春創立小刀會,入會者有四百餘人,皆歃血為盟禁洩秘密,當時有鹿港人入會者,深感悔悟意圖退出,卻因曾經參與盟誓,恐遭天譴。此時媽祖為消除其罪業,乃在廟埕備水瓶,瓶中盛清水並燒神符投入其中,謂凡與賊盟誓者掬水漱口可消其罪業,因此遠近鄉鎮爭相前來漱口消罪,而瓶中之水不曾枯竭 。

6.大甲媽祖

大甲媽祖有接炸彈、阻擋中部大地震、進香兒童死而復活等神蹟,較為特殊的有南洋救軍伕、雨水媽降甘霖和踐踏農作物反而豐收……等傳說。

.南洋救軍伕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大甲子弟被徵調到南洋做軍伕,臨行前到鎮瀾宮求取香火袋以保平安。傳說曾有數名軍伕在午睡時,於夢寐中彷彿聽到媽祖對他們呼喊炸彈掉下來了,那些軍伕立即逃開,幾秒鐘後,剛才睡臥的地方已被美軍所轟炸。終戰後軍伕們回鄉,年年隨駕進香,感謝媽祖救他們一命 。此說為戰爭時期所產生的特殊傳聞,更是媽祖信仰在臺灣歷史時空中在地化的明顯例子。

.雨水媽、過水媽
每年大甲媽祖進香所經之地區往往會下雨,因此大甲媽祖向來有雨水媽或過水媽之稱。假如在媽祖進香團經過之前下雨,信徒就會認為是在為媽祖洗淨道路,如果是在進香團通過之後下雨,就認為是媽祖帶來甘霖。農業生產須仰賴雨水灌溉,難怪大甲媽祖進香沿途鄉鎮農民,每年都仰望大甲媽祖的到來。

.踐踏農作物反而豐收
大甲媽祖進香團是臺灣目前規模最盛大的進香團,進香客人數眾多,且進香路程多穿梭鄉鎮小徑,據說凡是被進香團所踐踏過的農田菜園,反而會有很好的收成,此乃媽祖庇佑豐收之故。因此,進香團所經之處,農民不但不怕農作物遭踩死,反而歡迎踐踏,如此來年才會大豐收。

7.新港媽祖

新港媽祖的神蹟故事,包括神轎拔斷臺南大天后宮四大柱、太平媽長痣、醫治日本隊長獨子、接炸彈、進香兒童死而復活、幼兒未抱走進香團無法啟程、馴服狂牛……等。比較有趣的神蹟是千里眼、順風耳站崗執勤和虎爺顯靈神蹟。

.千里眼、順風耳站崗
千里眼與順風耳是媽祖駕前兩位部將,新港的千里眼與順風耳造型魁梧神情威嚴,每當月黑風高之夜,民眾就會見到兩位將軍站立在奉天宮三川門兩側。居民初見無不驚懼,久而久之,民眾知道祂們是在執勤,也就不再害怕,反而壞人見到會驚嚇萬分不敢為惡,新港地區治安良好,鄉民鹹信與千里眼、順風耳站崗守護有關。

.虎爺收雞精
臺灣諺語:「北港媽祖,新港老虎」,意謂北港媽祖靈驗,新港則是以虎爺聞名。新港奉天宮的虎爺頭戴金花,站立神桌上,與一般廟宇的虎爺屈居供桌下大不相同。傳聞清道光年間雲、嘉交界地區,時有妖怪作祟人畜均受其害。當時有一村民到奉天宮請回一尊虎爺供奉在家中,當天晚上全村寧靜平安,第二天早晨村民發現虎爺嘴角沾滿血跡,且口邊還有雞毛,經扶乩請示,方知虎爺顯靈收服為害地方的雞精。從此,新港虎爺就被供奉在神桌上,而全國各地寺廟,欲奉祀虎爺也都到奉天宮迎請分靈 。

.虎爺預警口湖大海嘯
道光初年雲林口湖沿海地區,有一日突然烏雲密佈雷雨交加,當時民眾所奉祀的新港虎爺降乩,高呼眾弟子災難將至,速往本家逃命,於是多位信徒即刻逃到新港避難。第二天口湖一帶發生大海嘯,沿海居民遇難者近萬人,而當時信奉虎爺逃往新港者均倖免於難。至今每年農曆六月初八口湖萬善爺廟「牽水 」,即是為了普度當年海嘯之罹難者。

8.關渡媽祖

臺灣諺語:「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媽」,足見關渡媽祖在北臺灣的地位。關渡媽祖的神蹟有建廟之初,媽祖親選廟址、親訂建材,並以暴風雨吹斷林木,使木材漂流到建廟預定地等神蹟,此項神蹟在玄天上帝、濟公都有類似說法。關渡特殊神蹟有三則:

.石洞流白米
據說關渡宮在建廟之初,由於參與建廟義工人數眾多以致米糧不足,某日住持忽然在廟後岩石發現一小石洞,白米從裡頭源源不絕流出,數量正好供應全部工人食用,於是工人士氣大振,加緊趕工,關渡宮也得以如期完工。這個故事其實與湧泉濟師類似,也與基督教「五魚二餅」的神蹟雷同。

.落成之日魚群來朝
傳說在關渡宮落成之日,忽有巨魚數千隨潮而至,如禮拜之狀,不久又乘潮水出海,人皆稱異。

.預警日軍佔領關渡
一八九五年,日軍登陸臺灣,關渡宮中三棵榕樹突然枯死,當地居民以為不祥之兆,預先逃避;不久日軍佔領關渡並有三十多戶民宅被日軍燒毀,乃知是媽祖預警才得以免除災難。日軍佔領之初,誤認為關渡乃衙門之地,在廟裡潑灑煤油縱火焚燒神像,大火熄滅後,眾人發現僅媽祖神像臉部被薰黑,其餘並未燒毀一物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天下第一不知名 發表於 2020-1-10 05:39 AM

再幫你詳細介紹天上聖母的事蹟

許多人心中或許有個疑惑:媽祖到底有幾位?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大媽、二媽、三媽等等稱呼?其實,媽祖只有一位,但祂和觀音、關公、三太子一樣,可以有無限個分身,如此才可以開枝散葉,廣為庇佑各地人民。
那麼,大媽、二媽、三媽等稱號是怎麼來的呢?一般說來,約有以下兩種由來:

一....依祖廟中神明排序來區分
        一般公認福建湄洲島的媽祖廟為祖廟,相傳廟中供奉六尊開基媽祖神像,依序稱為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五媽與六媽。因此早期由湄洲祖廟分靈或奉請而來的台灣媽祖廟,常喜歡強調自家媽祖是源自祖廟的某尊媽祖,例如鹿港天后宮所供奉的是祖廟的「湄洲開基二媽」。
        不過現今這種區分已失去意義,因為許多廟都愛標榜自己的媽祖是正湄州媽、開台媽祖、大媽,每間廟各說各話,都認為自己的媽祖最大、最靈,呈現一種山頭林立的狀態。


二....依各地方媽祖廟中的分靈次序來區分
另一種更常見的情況,則是源自各地媽祖廟裡的媽祖分靈。
這是由於媽祖深受民眾信仰,信徒每當要入厝、娶新娘、驅邪、祭煞甚至選舉時,都會迎請媽祖神像前往坐鎮。然而,要是媽祖被請出廟了,民眾到了廟裡要拜誰呢?因此,廟方的解決方法就是:雕塑許多尊媽祖神像,以便於信徒迎請,而祖媽(或稱開基媽、老大媽)與鎮殿媽則是在廟裡坐鎮,不外出遶境巡視,也不接受信徒迎請出勤。
     
所謂大媽、二媽、三媽等(通常最多排到六媽)排行,便是依照神像雕塑先後的編號。 依據編號的不同,媽祖們也有不同任務分工。一般來說,廟裡的祖媽、鎮殿媽等「資深媽祖」,通常只在廟中鎮守而不外出,各項職務則由其他媽祖分配。台灣俗諺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之說,意指大媽鎮守在廟中;二媽也不須外出,只接受供奉不必做事;而信徒有事相求時,通常都迎請三媽前往處理,由於三媽經常在外執勤,所以說是「出戰」。

其他說法

傳說當初鄭成功水師攻台時,隨船庇護的媽祖共有三尊。攻下赤崁樓之後,留守的軍隊恭請一尊媽祖駐地鎮守,就是現在的台南鹿耳門天后宮的「開基聖母」,即是「大媽」。而水師尊稱「二媽」、「二娘娘」的「玉二聖母」,隨軍隊開墾內地,建廟於台南縣山上鄉,即今天的山上天后宮。(玉二聖母原本並非天上聖母林默娘,但因外型樣貌與媽祖相似,因而被誤認為媽祖分靈的二媽)。三媽在今嘉義天后宮,信徒尊稱「玉三聖母」,是由山上天后宮所分靈建廟的。另外又有一說,新港奉天宮的媽祖為「大媽」,北港朝天宮的媽祖為「二媽」,溪北六興宮的媽祖為「三媽」,此三尊媽祖同為昔時笨港天后宮(天妃廟)的三尊鎮殿媽祖,後因水災,大水沖毀笨港天后宮,三尊媽祖才被恭請至三地供奉....
神明情報站
彰化南瑤宮有一句諺語:「大媽四媽愛食雞,二媽五媽愛冤家,三媽六媽愛潦溪。」意指南瑤宮的大媽、四媽十分靈驗,信徒時常準備豐盛牲禮祭拜,因此稱大媽、四媽「愛食雞」。日治時期,二媽會與五媽會的成員時有爭執、糾紛,因此被戲稱為「愛冤家」(愛吵架)。南瑤宮的媽祖是從笨港天后宮分靈而來,過去南瑤宮前往笨港進香時,信徒經過濁水溪,須涉水而過,所以稱三媽、六媽「愛潦溪」。
大甲鎮瀾宮則有一句諺語為:「大媽坐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五媽五媽會。」意指大媽鎮守廟宇,不讓人隨意請出去;二媽僅享受人間煙火,不須負什麼責任,所以稱吃便(撿現成便宜);三媽平日常駐爐主家或民眾家,三月還得到南部遶境進香;四媽神座下方長年被信徒挖木屑,當作藥引來治病;五媽經常被請出去參與民間活動,故稱五媽會...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mp4cl6135 發表於 2020-2-20 10:44 PM

媽祖的傳說真的是多到不能再多了呢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