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猛龍十萬斬閻羅
頁: [1]

MightyDragon 發表於 2013-2-17 12:41 AM

猛龍十萬斬閻羅


一篇近期難得的戰略分析和預言帖當然要轉。相比殲-10系列,由蘇霍伊-27改出來的殲-11明顯在飛控系統上落後(相傳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要在殲-11BS上才完成)。雖然作為重型機的殲-11在載彈量和航程上有優勢,但一台殲-11要花兩台大推,而一台殲-10則只需裝一台大推!而未來則有重型四代機殲-20。在殲-11的空優型號的發展計劃被擱置下,中國在殲-11大量退役後急需另一款長程但較殲-20平價的空優機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此從俄入口蘇霍伊-35S可不是不可思議的事!


來源:飛揚軍事


猛龍十万斬閻羅——地面觀察中國空軍J-10系列戰機2013年正式雙線擴產開始全國拉網裝備之緊急特情速報

    一切以數據排列推演結果做基礎。
    詳看圖表,直入主題, 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根據最新分析研究, 結合地面seeking后得出8大結論如下:

一、  全國拉網裝備按基地化布局展開
     
      縱觀最近中國空軍的最大動作就是“師改旅”, 以及由此引發的全面“基地化”前的先行試點工作。
     任何一件事在做出拍板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隨之帶來的將是一系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所有一切都在有計划的預謀進行, 前一件事為下一件事打下伏筆。

     基于目前中國周邊局勢有急速惡化的趨勢,如何准確判斷形勢發展動向, 將決定今后十年是否能和平穩定發展。
     PLAAF 對此的決斷就是: 時不我待,加速備戰!

     現在情況已經明朗, “基地化”建設就是為大批高新技术主戰裝備全面拉網加速鋪開打下堅實的指揮、軟硬件后勤和部隊人員編制保障基礎。
     圖示很清楚的表明, J-10系列2013年急速擴軍的地方全囊括目前“基地化”的所有試點地, 全部是目前可能存在爆發衝突熱點的高危不穩定板塊

1.  南寧基地指向南海和東南亞半島;
2.  大上海基地負責黃海、東海方向;
3.  長春基地很明顯針對南北棒子;
4.   成都基地雙向面對喜馬拉雅和緬甸;
5.   北疆基地直接控制整個西北部。

     全部覆蓋中國國土的外圓弧部分,成倍的加强圓弧的盾形密集力量, 封閉所有的空中航線機動防衛漏洞。

  二、  戰略戰术意圖達成鉗形攻勢

      這次史無前例的“基地化擴軍”第1個顯著特點: 就是3年里讓每個基地几乎都要具備兩個方向的實戰部署能力,  可以在負責的區域內不用增援直接達成TG 最慣用的 “鉗形攻勢”!

      同時還可以把TG的“四大猛龍王牌K-1/2/3/44”徹底從繁重枯燥的日常遠距離戰備奔襲中解脫出來:
      專心研究對手技戰术規律,  有足夠的時間磨合最新先進裝備, 同時也盡量節省寶貴的進口部件的壽命資源, 保證主力尖刀王牌可以靠后布置, 避免敵先手攻擊, 承當戰備機動主力擇機尋殲敵主力精銳或突擊其側翼薄弱方向!

     在每一個大方向上既具備雙向側翼打擊, 又保存極具殺傷的主力精銳做最后致命一擊, 形同一把巨大的高速三叉戟, 直接擠迫壓制潛在不友好對手的挑釁和擴展空間!

   三、  實行新老飛機混合搭配部署

      第2個顯著特點:  就是所有潛在預計裝備的8個對象全部實行新老飛機混合搭配方式部署。   
        
       一來裝備舊飛機,新接手部隊可以放心使用原部隊經過充分磨合的戰機, 各種毛病特點規律在長年的記錄統計中都已經十分熟悉, 原有澡盆曲線的左側已經被經驗豐富的高手順利安全渡過;

     二來 可以充分利用先造批次飛機進行短時間卻不間斷的穩定訓練, 讓新飛機能保持良好的壽命小時應付突發的緊急戰備。 保證多數普通飛行員技术狀態保持,  更確保少數技戰术尖子飛行員操縱新批次先進航電飛機以J-10 特有的“黃金鋒芒期”最佳技术狀態接敵反復拉鋸惡戰。

     三來可以方便各部隊不同層次的飛行員互相移調交流, 擴大知識和認知面, 熟悉不同空情和不同對手實力。  你換到哪個部隊都有相應技术狀態的飛機留存供選擇, 誰最擅長駕駛哪種批次的就上哪個批次, 以最熟悉的裝備和穩定的技术保持狀態接敵。  穩定壓倒一切!
     這樣就不用反復改裝, 把時間精力濃縮在如何磨合精進現有設備狀態的深度挖掘上, 充分調動每一個零件的潛在生命力。  讓機器零件具備人性交融, 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

    最后也方便生產調度和驗收交付, 部隊以能夠承受的能力分批換裝, 讓后勤和人員升級訓練等同步划一。

   四、 優先强化一線,基本滿足二線

      第3個顯著特點:
    極力强化一線王牌的實力,實行大編制。  用新型的J-10B 强化綜合任務使命能力, 同時還保留相當的J-10A機型, 方便其它部隊優秀選手的臨時加入和定期補充。
    32架可以組成兩個16架的分隊(4個中隊), 輪換接替機動到戰備方向增援加强, 而留守部隊依然保持相當規模的二線戰斗力(2個中隊訓練, 2個中隊休整保養)。

     其它部隊則適當縮小規模,實行小編制, 照顧整体面的鋪開, 讓盡可能多的部隊有機會改裝3代機, 把實力均攤到各塊地域,小群多路部署。 變相的把保障能力擴展到全國各地。 20架的規模, 可保證1個教練中隊,1個戰備中隊, 1個日常訓練中隊, 2個中隊輪換檢修保養。

   五、  加强裝備更多雙座機做多面手

     從圖表的推演可知, 2013年前J-10A 與 J-10S(雙座)的比率大致在2.8 :1 之間; 而2013年-2015年的擴產年中, 單雙座機的比率將下降到2 :1下。 里面的因素多且復雜,一一簡單分析:

    1.  充分彌補平衡現有高級教練機短缺的不足, 同時又要急速擴軍的矛盾需求。 雙座機可以用更少的編制維持較多的飛行員, 一次起落即可維持兩名飛行員的狀態, 費效比較佳。
    2.  充分發揮J-10 可以空中加油的特點, 維持較長的留空時間, 2名飛行員可以互相監督提醒輪流駕駛, 尤其是在跨海飛行時更是如此。  由此看海航的經驗已經迅速反應到上層, 同時王牌部隊諸如K-2S 等的實戰經驗也充分反饋—— 面對實力較弱或均衡的對手, 機動性並不是關鍵, 長時間反復的留空牽制壓制是和平制敵的重要手段。
      既和平期J-10S 雙座機更適合打消耗戰拖垮對手。

    3.   最關鍵一點:  雖然J-10系列目前毫無爭議的成為維系中國空軍空優頭號主力的地位, 但無情的現實是: 猛龍部隊卻還要承擔部分對地攻擊的角色, 彌補Q-5系列快速退伍的現實。
       由于在信息整合互聯化和航程機動性能上的劣勢, Q-5 已經不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急需一種戰機彌補空缺。  FBC-1A/B飛豹 受產能限制、采購策略和高層喜好妥協平衡的極大制約, 獨木難支。 又由于空軍的体系建設以西方体系為目標標准。  找來找去, 論質量和數量也只有J-10  系列最理想和有潛力。

     論作戰半徑和載彈量, J-10 比Q-5 至少强2倍以上,至于雷達航電信息化等更不可相提並論。  所以, 100架 雙座J-10S 的對地攻擊效能認可等效于300架Q-5 甚至之上。  故PLAAF 的打算很精明, 一機多用。
     空地兼優,知道TG 空軍臂標印J-10 的道理了吧……

     在后續空戰有尖刀王牌駕駛的更强悍J-10B 保障(J-20也不遠了), 還有什麼必要過分浪費數量在空優上?  把能力轉到對地攻擊更能讓殺敵效能最大化, 盡快實現攻防兼備的目標不是更好嗎!
     讓二線的基地化部隊承擔更多的但素質要求相對低一些的對地壓制任務, 也是讓其人機盡用, 執行側翼部署攻擊的潛在領會要求。

     當然,最后的單雙比率推演在 2.5 :1 互相靠攏平衡。

   六、  CF生產能力特點:總量控制,穩定規模

     從圖表推演看,  CF 的生產能力還是相對控制得很穩健保守。  這些年的生產曲線呈波浪型起伏, 很有規律, 既能保持產量不低, 也適當緩解生產線的負荷壓力, 可以定期加强質量整治和管控。
     配合空軍的采購策略, 尤其是發動機的進口使用把控極佳,  使用比率穩定控制在78% , 在相當一段時間后,既存有相當規模的儲備量。

     推演中出現了驚人巧合的一幕: 目前共進口476台AL-31FN系列供J-10各型使用,  截止2013年前為止, 空軍留存238架J-10戰機, 意味著即使2013年停產, 之前生產的J-10 機体和發動機比率竟准確定格在 1 :2 ——  足夠保障J-10在其近15年的機体壽命內維持每年近150小時的高訓練强度!
     (發動機中途需翻新1-2次, TG完全具備這種能力)
      即使雙線擴產, 儲備也完全可以保證5年規模不減,  一直死撐到2018年國發徹底成熟升級。 期間還能夠承受完全戰損60架J-10的一次中等强度戰爭!
      (全力用1年就可生產彌補回來)

       我想, 除了正面直接和MD 硬碰, 沒有哪個國家蠢到敢獨自單挑PLAAF。 除非對手腦子燒壞鳥, 徹底翻臉去組團、還要組大團, 那樣戰爭性質早以不能用現在的模式估算。
地球上估計沒哪個國家敢入伙!
―――――――――――――――――

       說到這, 有人一定會問, 憑什麼認為CF 的年產能可以達到近60架?
      2011年和2012年是非常特殊的兩年, 網友透露出J-10 這兩年很少交付, 但飛機已經生產出來了,但不是一年內。 確實也是,之前有帖子按編號的排列確認共生產了60架。  這和圖表推演排列的基本一致。
      有網友透露是在搞質量整改, 個人卻認為是在技改和生產線調整模擬演練同時進行, 為2013年的擴產做模擬預演試運行!  對CF 各方面的保障做預先推演和計算, 看哪方面會出問題, 目前看按時間節點完成, CF 的管理成效極高!

     生產組裝出來不是難事, 但最后的“驗收調整試飛交付” 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最大瓶頸。 CF 之前沒有做過1年交付50架以上的經驗,  只好策略性的放在2012年集中試行運轉交付驗收程序。     
      這也是我認為2013年將會擴產的最大動機原因之一。

     當然產能不會按最大能力進行, 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 保質保量的平衡運轉, 保留些許冗余能力應急。  何況從2013年J-20A 也開始正式批量邁上歷史舞台。
      任重道遠的CF 忙啊……!

    七、    發動機3大軍令狀節點   

       看圖表推算, 對J-10制約最重要的發動機節點有以下几個:
     2015年——  毫無疑問, TG的采購年度目前看到此為止, 毛子的產能也達到上限了。 當然J-10 的擴產也只能暫時排到2015再以觀后效。 但在2015之前是絕對不會停產的, 無論如何都要把“量”產出來達到400, 完成“鉗形攻勢”的戰略戰术意圖!
     至于2015后再繼續投產無論A或B型, WS-10A 是否徹底成熟將至關重要。

     2018年—— 看圖表計算, 到2012年為止,之前的4批發動機合同的儲備量在90台左右, 即使換掉05年前最初一批, 也還有近60的結余。  和前面說的, 可以承受60架的戰損;   
      如果擴產的几年里出現意外, J-10B的99M1 遭遇毛子不能如期供貨, 結余的老批次發動機也將能頂替救急用, 按150小時的强度可以堅持使用到首翻期800小時到來的5年后, 也就是2018年。

     換句話說, TG在2013后的5年內要做好投產准備自主强行生產99M1(WS-10BII/C) 的能力
TG是主要投資方,大股東, 完全有資格自行生產而不受技术專利框架制約。

     2022年——  這涉及到J-20 的正式型號。 即使毛發正常履約, J-20A 在2015年如期以低級別狀態服役, 那它的發動機壽命按正常推算同樣在7年后結束, 此時只能靠二代國發維持(WS-15)。 不然, J-20 項目就很危險了, TG 這些年累積的空中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所以,  3大時間節點, 在國家大力扶持的基礎上, 3大發動機研發和生產的頭目和項目負責人必須要立下軍令狀:
      2015年WS-10A
             2018年WS-10BII/C
             2022年WS-15
     必須徹底成熟, 到時不行就拉出去牆壁! 尤其是吹牛吹得老響的。

   八、  雙線生產局勢帶來的不利影響
      
       擴產有利有弊, 猛龍也不是完美龍, 簡單探討。

      目前的推演形勢基本明朗,  CF以其在設計之初就極有預見的正中迎合PLAAF 全面向西方高尖端体系靠攏的遠大理想,  時至今日到未來3年,J-10 系列將毫無爭議的以質量和數量追上並穩居PLAAF 空優主力頭把交椅, 甚至對地攻擊也占有極大一席話語權。   
而且整体大部分居于裝備壽命壯年期,極具殺傷力。
     但雙線擴產帶來另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將是: 這一切將划分掉大部分的裝備預算, 對空軍另一主力J-11系的生存將產生深遠影響。

    這邊棍子集体全面鋪開, 另一邊筷子卻在不斷群体老化掙扎, 數據推演上就已經做不到“等質同量”的展開, 可預見結果將會:
   1.  SU/J-11系大部分開始加速老化, 得不到全面而細  致的升級保養改進, 大改計划被延后推遲, 整体規模妥善數量成批酌減。
   2.  新研制的配套打擊武器無法匹配, 不能充分發揮效能, 失去優先獲得交戰機會, 不能首戰出場談何必勝。
   3.   新入飛行員也極力要求轉飛J-10系, 因為駕駛   J-11 系設備落后,体系不兼容,勝率不高, 與敵對抗落下風鬧心窩火等等都會普遍出現。
   4.   原11系部隊飛行員士氣遭打擊低落, 進一步對技戰术戰法研究松懈怠慢,從而差距越拉越遠。
   5.   研發機構逐步丟掉采購,丟掉市場和資金來源,喪失口碑和信任, 大規模深度研發將被迫終止, 進而沒落……

     目前噓炒得腐爛無比的外購SU-35 話題與其說是毛子推銷的月經手段, 不如說是PLAAF 對內表達不滿情緒的一種定期發作敲打某處的症狀。 買或不買都不重要, 但信任和口碑卻在持續性的非議中可怕的一點點流失。
     根據零星但極可靠消息, 然后在紙面上自由推演J-10和J-11, 無論如何都得不出兩者齊頭並進的愉悅。 一邊可預見的排版出極大篇幅, 另一邊卻少得可憐, 屈指可數后再無處下手。
     痛並快樂著! 痛隱隱發作, 而快樂卻不盡不徹。

           結 束 語

      文章寫到最后, 親愛的同志們,無論將來如何, 請在此和我一道全体起立, 向保衛祖國的偉大中國空軍, 向銳意進取的偉大成飛,  向衝天狂嘯的偉大猛龍揮手致以最高敬意!
      向曾經默默奉獻但仍苦苦掙扎中的其它兄弟單位熱情吶喊、 鼓勵助威!

      此去成台招舊部, 猛龍十万斬閻羅!


      謹以此文紀念偉大的自衛反擊戰34周年!



    本文純推測,如有巧合,實屬天意!



                                     原創:色色里
2013年02月17日大年初八祝大家新年快樂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moumou377 發表於 2013-2-17 06:04 AM

本帖最後由 moumou377 於 2013-2-17 07:10 PM 編輯

國外網站有人認為J11B的指標並沒超越J11A, 因此推遲J11B的生產.

MAXpayne1 發表於 2013-2-17 08:47 AM

本帖最後由 MAXpayne1 於 2013-2-17 08:58 AM 編輯

好奇怪,J-20A給赤峰,這個有點怪。
果然還是以訓練為主,第1,2線部署還是太早。

那個敢簽軍令狀的人,絕對壓力山大。。
歌星廠搞發動機各種奇葩,難道真的沈陽這地方不適合搞航空工業?

a19670126 發表於 2013-2-17 11:42 AM

這個SF真不知該說什麼,有沒有想過把CF部份的人調到SF,
好好整頓一下SF。

yastern 發表於 2013-2-17 05:53 PM

中國軍方面對的市來至各國不同軍備武器的壓力 如果自己內部不搞好分配 會是會很慘得<br><br><br><br><br><div></div>

AW050263AW 發表於 2013-2-17 06:19 PM

感覺上講的是~
目前受限於發動機問題所以先站推主力為J-10
但是中國自製發動機如果量產...
又會調整方向吧??
到是作者得很用心

a19670126 發表於 2013-2-17 08:47 PM

老共被發動機卡脖子由來已久,不少型號都因配套發動機無法到位而下馬,
如果克服發動機這門檻,那出現的裝備可能會讓人瞠目吧。
頁: [1]